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民勤志——风沙县上的民勤人

    信息发布者:喜洋洋商城
    2019-08-01 12:44:34   原创

    一部民勤志,半部治沙史。 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内,一幅幅生动的图片,记录着民勤生态巨变的点点滴滴: 上世纪50年代干涸的青土湖、60年代民勤人民打井取水求生存、70年代的铁姑娘治沙队向沙漠挺进……几代民勤人通过不懈努力,阻挡了肆虐的风沙,守卫了自己的家园。


    ——民勤矢志不渝坚持生态建设掠影



    民勤县治沙综合试验站研发的仿真灌木治沙技术荣获甘肃省2018年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

    苏武镇羊路村的供港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500亩。



    民勤人采用黏土、卵石、聚酯、尼龙网、生态垫、土工编织袋、芨芨草、稻草等新材料和新模式治沙。



    老虎口长势良好的沙生植物令护林员倍感欣慰。

    老虎口曾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。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,当地人曾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治理,但成效甚微。民勤国家C级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连古城保护站站长白生忠介绍,多年治沙还是沙,反复造林不见林,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“县委、县政府领导与治沙专家、群众反复研究,既要苦干实干还要巧干、科学干。 2008年秋,县里再次把这里作为防沙治沙重点,采取国家重点工程与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相结合、新技术示范与传统方法相结合,先压沙固沙,再栽种沙生植物。历时两年,共压沙造林10万亩,滩地造林4.6万亩,建成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2000亩,治理区植被覆盖度达到36%,沙丘顶部土壤结皮初步形成,周边生态得以逐步恢复。”



    1959年4月,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民勤召开会议。(资料图)



    上世纪九十年代,民勤县西渠镇字云村村民取水。(资料图)



    青土湖重现碧波,目前水面达26.6平方公里,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。(新甘肃·甘肃日报通讯员 李 军)

    西出兰州370多公里,来到沙漠边缘的民勤县。 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、石羊河流域最下游,东、西、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,境内风沙线超过400公里,年降水量只有125毫米,荒漠化与沙化面积超九成,是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。 特殊的地理位置,令民勤瞩目; 而民勤人多年矢志不渝的治沙历程,令世界仰慕。 民勤,在中国荒漠化治理、保护生态的发展史上,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; 彰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伟大力量。 51岁的上泉村党支部书记白会本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时说: “那时候确实太苦了,每天早晨5点起床,晚上9点才能到家,一干就是一整天。 ”如今,站在老虎口的沙丘上放眼望去,一行行梭梭林绿意盎然,白会本的脸上绽露出欣慰的笑容。 “老虎口变绿了,当年再苦再累,也值! ”保护站陈好学、方向华、胡开福正拿着GPS定位器,在梭梭林中寻找他们的巡林路线。 走在上泉村,大片的青绿色大田蔬菜映入眼帘。 菜农陆秀清一家正在收西兰花,今年种植的蔬菜已被客商提前订购,让他们心里感到踏实……这两年,上泉村群众依托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收入,脱贫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大,去年,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。



    在民勤县治沙综合试验站1.8万亩林区内,满目的金黄色补血草灿烂地盛开,沙生植物园副主任唐卫东正对土壤进行取样分析。 他介绍: “这里是防沙治沙技术———仿真灌木技术展示区,这一技术曾荣获201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 ”目前,试验站已试验成功了大田人工种植沙米,还探索了“黏土沙帐+梭梭治沙造林”新模式和草方格、玉米秸秆沙帐等防沙治沙新方法。 民勤荒漠化土地类型在全球同类地区具有典型性,防沙治沙的成功经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。 沿着石羊河大景区和苏武沙漠大景区一路前行,道路两侧人工栽植的沙拐枣、梭梭、红柳、沙枣等沙生树木生机勃勃。 采用黏土、卵石、聚酯、尼龙网、生态垫、土工编织袋、芨芨草、稻草等新材料建成的“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压沙造林基地”,在一襟晚照中,景致别样。



    民勤人的治沙路走过69个春秋。 截至2018年底,民勤县人工造林面积达229.86万亩,完成工程压沙51.3万亩,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,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。 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%提高到17.91%,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。 民勤获评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、“全省绿化模范县”和“甘肃园林城市”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